故事一:盲人观众肖焕义
电影不同,图的就是热闹。60岁的盲人肖焕义记得,2006年第一次来时,心目影院还很简陋,是在一间只有十五平米的小屋,大伙儿都坐在小板凳上,听那部脍炙人口的《小兵张嘎》。现场气氛热烈,笑的时候大家一起笑,感叹的时候大家一起感叹,他一下找到了共鸣感。
“耳目一新。”他说。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过电影。日常娱乐只有广播。可绝大多数时候,广播声回荡在空荡荡的室内,跳动的赫兹只是他一个人的狂欢。偶尔也听电视。新闻播报易懂,电视剧也能听,凭对白了解大致剧情,但没有对白时,常常一阵叮呤咣啷声过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皱着眉等,一阵一阵的,时间长了也烦。
现在他一口气可以说出几十部电影的名字,年底还参加了CCTV4《环球影迷大会》节目的录制,在舞台上与明眼人一起回答问题。肖焕义说:“我终于知道这样的电视节目是怎样录制出来的,虽然有些累,但是我很开心能参与其中,十余年的电影没白看,我跟其他的电影参与者一样站在了舞台上。”
故事二:盲人观众陈国月
陈国月,近50岁,低视力,2004年刚来红丹丹的时候,衣服穿得里长外短;不拿盲杖,就拄着一根又长又粗的钢管,人称“杵天王”;手里再举一大喇叭,说话横着就出来了:“我找红丹丹!我找郑晓洁!我要参加活动!”陈国月自己说起来也笑:“那时候特逗。大喇叭我冲它录音:注意您安全,小心我过路!走一路播一路。……我那‘杵天王’我就横着轮,反正谁挨着我谁倒霉。”他说,那时盲人出趟门不容易,自行车、汽车都不让道;自己掉进过井里、粪坑、垃圾池。“没人帮,知道么。”一句话里语调千回百转。
1992年下岗后,他去香山卖冰棍,崭新的箱子被人扔进山涧里。后来因为喜欢音乐,学会了口琴、二胡、手风琴,就上“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南麓,因山中有八座古刹而得名)去卖艺。
“心目影院”每周六播电影,他要在山上卖艺,只能是下雨和下雪天来,因为那样的天气没人上山。两年前他开始每周六都来看电影,他说现在有低保了,就不卖艺了,有时间看电影。“我喜欢看情感片,听着讲述,好像我也亲身体验着那样的情感”。
2017年的8月份,陈国月到红丹丹,说自己有个心愿,想以心目的名义办个手风琴班,带一些人一起练。“陈国月还拿出两万块钱,自己买了几架旧手风琴,想着借给大家练。
陈国跃说:“盲人要学会感恩,社会改变你,你更应该改变自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2020 hongdandan.org 京ICP备18060863号-3 公益电话:010-5166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