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根扎进黑暗的泥土,绿叶就能沐浴阳光——记“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关爱与体验参天公司活动发布时间 : 2021- 04-01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目前,中国约有视力障碍人士1691万,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个视力障碍者。全国每年约45万人失明,几乎每分钟就发生一例新增视障人,北京市有视障人士7万多。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需要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也开始注意到视障群体的需要,对视障人士的关注和社会投入也正逐步增加。 北京红丹丹在近十年与视障人士零距离接触中已经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助盲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助盲活动策划、组织经验。北京红丹丹自2004年便开始了非视觉状态体验活动的探索,于2005年5月在育新学校开展体验残障活动。同年10月举行“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体验营活动,活动结束时,有近十名参与者表达了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并郑重的签署了承诺书。该次体验活动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社会纪录》栏目的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随后几年,红丹丹陆续开展以体验视障为主题的倡导活动,在日常的志愿者培训中也运用体验视障方法,让参与者对于视障有切身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视障人士,服务盲人朋友。参与者包括企业员工志愿者、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视障体验扫码了解详情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是红丹丹在总结近十年的助盲经验基础上,开发的针对明眼人的社会公众助盲教育项目。参与者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视障体验和助盲体验环节,更加珍爱视力,珍爱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让参与者了解视障人群的世界,培养对视障人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倡导社会为视障人群创造融合性支持环境。 活动模式主要分为生活体验、娱乐体验、运动体验和艺术欣赏体验。每次活动可以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体验环节组合,时间通常在2个半小时左右。参与者在非视觉状态下在经过助盲培训的志愿者引导下完成体验。 下列流程以下午150分钟的预算计划,实际实施时可灵活调整。时间主题 具体内容备注 13:30黑暗行走体验1.发放丝巾 2.蒙眼行走:从大门口入口处蒙上眼睛,由引导员引领至心目影院坐下 14:00开场大伟老师开场白 14:10体验讲电影1.蒙上眼睛,听《微观世界》原片片段 2.继续蒙眼睛,听《微观世界》讲述版片段 3.摘下方巾,播放《微观世界》1分钟片段两遍,体验者准备试讲 4.体验者试讲刚才播放的片段 5.大伟老师分享视觉讲述理念 14:50学盲文体验1.丽娜老师介绍盲文基础知识 2.丽娜老师指导大家自己动手体验扎写盲文15:10双方交流体验者提出问题,主办方作答 15:40体验分享体验者分享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灵感受 16:00结束 注:以上内容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节 项目成果和影响 项目深入社区和中小学,受益学生达到3000多人参与体验的学校包括雷锋小学、师大附中、中关村二小、北京十三中学等;现在项目的服务对象也开始拓展到公共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对建设银行北京东四支行工作人员进行助盲培训;此项目被北京市志联和团中央选为接待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国际友人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被北京市委党校选为培训课程,学员来到红丹丹体验学习。
-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关爱与体验活动-北京鼎石学校周末课开课啦!发布时间 : 2021- 03-25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目前,中国约有视力障碍人士1691万,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个视力障碍者。全国每年约45万人失明,几乎每分钟就发生一例新增视障人,北京市有视障人士7万多。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需要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也开始注意到视障群体的需要,对视障人士的关注和社会投入也正逐步增加。 北京红丹丹在近十年与视障人士零距离接触中已经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助盲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助盲活动策划、组织经验。北京红丹丹自2004年便开始了非视觉状态体验活动的探索,于2005年5月在育新学校开展体验残障活动。同年10月举行“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体验营活动,活动结束时,有近十名参与者表达了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并郑重的签署了承诺书。该次体验活动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社会纪录》栏目的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随后几年,红丹丹陆续开展以体验视障为主题的倡导活动,在日常的志愿者培训中也运用体验视障方法,让参与者对于视障有切身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视障人士,服务盲人朋友。参与者包括企业员工志愿者、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视障体验扫码了解详情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是红丹丹在总结近十年的助盲经验基础上,开发的针对明眼人的社会公众助盲教育项目。参与者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视障体验和助盲体验环节,更加珍爱视力,珍爱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让参与者了解视障人群的世界,培养对视障人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倡导社会为视障人群创造融合性支持环境。 活动模式主要分为生活体验、娱乐体验、运动体验和艺术欣赏体验。每次活动可以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体验环节组合,时间通常在2个半小时左右。参与者在非视觉状态下在经过助盲培训的志愿者引导下完成体验。 下列流程以下午150分钟的预算计划,实际实施时可灵活调整。时间主题 具体内容备注 13:30黑暗行走体验1.发放丝巾 2.蒙眼行走:从大门口入口处蒙上眼睛,由引导员引领至心目影院坐下 14:00开场大伟老师开场白 14:10体验讲电影1.蒙上眼睛,听《微观世界》原片片段 2.继续蒙眼睛,听《微观世界》讲述版片段 3.摘下方巾,播放《微观世界》1分钟片段两遍,体验者准备试讲 4.体验者试讲刚才播放的片段 5.大伟老师分享视觉讲述理念 14:50学盲文体验1.丽娜老师介绍盲文基础知识 2.丽娜老师指导大家自己动手体验扎写盲文15:10双方交流体验者提出问题,主办方作答 15:40体验分享体验者分享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灵感受 16:00结束 注:以上内容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节 项目成果和影响 项目深入社区和中小学,受益学生达到3000多人参与体验的学校包括雷锋小学、师大附中、中关村二小、北京十三中学等;现在项目的服务对象也开始拓展到公共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对建设银行北京东四支行工作人员进行助盲培训;此项目被北京市志联和团中央选为接待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国际友人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被北京市委党校选为培训课程,学员来到红丹丹体验学习。
-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发布时间 : 2019- 11-20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目前,中国约有视力障碍人士1691万,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个视力障碍者。全国每年约45万人失明,几乎每分钟就发生一例新增视障人,北京市有视障人士7万多。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需要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也开始注意到视障群体的需要,对视障人士的关注和社会投入也正逐步增加。 北京红丹丹在近十年与视障人士零距离接触中已经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助盲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助盲活动策划、组织经验。北京红丹丹自2004年便开始了非视觉状态体验活动的探索,于2005年5月在育新学校开展体验残障活动。同年10月举行“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体验营活动,活动结束时,有近十名参与者表达了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并郑重的签署了承诺书。该次体验活动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社会纪录》栏目的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随后几年,红丹丹陆续开展以体验视障为主题的倡导活动,在日常的志愿者培训中也运用体验视障方法,让参与者对于视障有切身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视障人士,服务盲人朋友。参与者包括企业员工志愿者、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视障体验扫码了解详情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是红丹丹在总结近十年的助盲经验基础上,开发的针对明眼人的社会公众助盲教育项目。参与者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视障体验和助盲体验环节,更加珍爱视力,珍爱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让参与者了解视障人群的世界,培养对视障人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倡导社会为视障人群创造融合性支持环境。 活动模式主要分为生活体验、娱乐体验、运动体验和艺术欣赏体验。每次活动可以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体验环节组合,时间通常在2个半小时左右。参与者在非视觉状态下在经过助盲培训的志愿者引导下完成体验。 下列流程以下午150分钟的预算计划,实际实施时可灵活调整。时间主题 具体内容备注 13:30黑暗行走体验1.发放丝巾 2.蒙眼行走:从大门口入口处蒙上眼睛,由引导员引领至心目影院坐下 14:00开场大伟老师开场白 14:10体验讲电影1.蒙上眼睛,听《微观世界》原片片段 2.继续蒙眼睛,听《微观世界》讲述版片段 3.摘下方巾,播放《微观世界》1分钟片段两遍,体验者准备试讲 4.体验者试讲刚才播放的片段 5.大伟老师分享视觉讲述理念 14:50学盲文体验1.丽娜老师介绍盲文基础知识 2.丽娜老师指导大家自己动手体验扎写盲文15:10双方交流体验者提出问题,主办方作答 15:40体验分享体验者分享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灵感受 16:00结束 注:以上内容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节 项目成果和影响 项目深入社区和中小学,受益学生达到3000多人参与体验的学校包括雷锋小学、师大附中、中关村二小、北京十三中学等;现在项目的服务对象也开始拓展到公共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对建设银行北京东四支行工作人员进行助盲培训;此项目被北京市志联和团中央选为接待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国际友人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被北京市委党校选为培训课程,学员来到红丹丹体验学习。
-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课程纪实发布时间 : 2019- 11-20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课程纪实同学们体验“假如给我三天黑暗”项目 摘要:我们体验了失去光明的世界,学习了如何“让我作你的眼睛”,更生发了对生命更多更深的感悟——曾期待和畅想过“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东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们只能被心灵感受到。”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IIg8CVeGWoVQWCUurkYfQ? 百人体验丨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假如给我三天黑暗——长江商学院EMBA24期4班助盲关爱公益行动 摘要:你试过和视障朋友一起看世界么?你有过走进黑暗,用心感受世界的经历么?想知道自己在黑暗中的思绪变化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PDrhlUIxrFnUOF-LScSCQ
-
在“瞎”了一天以后,我反而看到了更多发布时间 : 2019- 11-20
在“瞎”了一天以后,我反而看到了更多 人们看到的英雄,大多是他们在光明中伟大的事迹; 但被人们忽视的,是那些黑暗中依然勇敢前行的人。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第一次对“盲人”和“聋哑人”群体有了相对深刻的理解。记得小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地读这篇课文,感受着一个和世界隔绝的小女孩的挣扎,还有莎莉文老师治愈般的教学,并惊叹于两个人不可思议的成功。 第二次对“盲”有了更深的理解,是在昨天——我给了自己“假如生活给我一天黑暗”的命题,试着扮演了一天盲人。作为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只有真正带上眼罩去体验后,才知道那些被夺去了光明的人,除了光明,还被夺去了什么。触摸盲文的一双小手 这“一天的黑暗” 让我最惊讶的一点,是早晨起来的第一刻:8:30,闹铃响起;我睁开眼睛,又闭上,心想到接下来一天所要面对的困难,竟然不想起床。 赖床1小时后,我强迫自己起身,在床边桌子上摸到手机。“旁白模式”下,机械的女声自动播报屏幕上显示的字符:“9点40分,日历:2018年3月10日”。 戴上眼罩,我摸到卫生间,习惯性开灯,意识到这是个明眼人的“惯性动作”后又伸手关掉。那些因为意外或疾病刚失明不久的人,在这样的时刻心情一定很复杂。 第一次不得不摘下眼罩,仅仅在“黑暗模式”开启后的10分钟——因为分不清自己和室友的牙刷。第二次睁眼,因为早晨“看”完手机后随手一扔,摸不到了。在盲人的世界里,所有物品的摆放都要有规划,要记得物品的摆放位置,在物品的选择上越简单越好…… 为了降低难度,我决定在家中完成午饭,于是我点了外卖。这时候嗅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只有靠鼻子才能分出饭和菜。最初夹菜时,不知道夹到了什么,但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放到米饭里,再一起扒拉到嘴里;几个回合下来,饭菜已凉透,期间我不小心吃掉了几粒花椒、大蒜、大葱、辣椒,至于菜是什么,我早已没有了求知欲,只盼快点吃完。吃完饭后我暗下决心晚上要点一份盖饭或者三明治。 我的计划不得不在下午时终止,因为没有看护人,作为“盲人”,我无法安全出行。我所在的小区内没有盲道;即使地铁站内有盲道,也经常出现被占用的情况。光明以外,盲人被剥夺的,还有时间、选择的多样性、漫不经心的权利、对美食的追求等。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知讯者,生存 人类有极强的视觉依赖: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大约80%来自视觉。因此对于盲人来说,最大的障碍,是信息获取的障碍。 首先,先天失明自不用多说,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视觉的概念;而后天失明的人如果失去视力的时间足够长,基本会失去90%以上的视觉记忆。红色是什么颜色?汽车长什么样子?家人长什么样子?很多失明十年以上的盲人,做梦时也难以构建具体的画面了。 其次,可以通过其他感官补充的信息,例如听觉、嗅觉、味觉可以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充分、或者不准确的。例如水滴的声音,这一信息并不足以判断是水龙头在滴水,还是酒撒了,或者是电视传来的音效。 当然,还有信息获取效率的问题。点餐时,在“旁白模式”下,每一样菜品都需语音阅读30秒:菜品名称、菜品内容、销量、评分、价格……相对于视觉,听觉获取信息是一种被动的方式,盲人无法选择快速浏览可选项并从中挑选出有用信息,因此大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速度。 社会人的定义,是指有能力从这个世界获得信息、对信息做出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做出相应反馈或行动的人。因此“从世界获取信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缺失,后边的程序就无法进行。因为信息获取障碍导致的信息缺失,造成盲人认知世界及与世界、与他人互动的障碍。因此,帮助盲人丰富信息来源、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最重要的。 助盲,不仅是帮过马路那么简单 心目影院是全国最早、也是最知名的助盲公益项目之一,由北京人王伟力(大伟老师)和妻子于2003年成立的北京市红丹丹教育文化中心于2005年正式发起,旨在通过向视觉障碍群体“讲述”优秀电影,让他们再度“看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视障者尽量还原到一个更加正常的生活状态”。心目影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打磨,大伟老师意识到向盲人讲述电影,是一项专业性和针对性极强的活动。电影画面、清晰度对他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获知信息的听觉。讲述人既要放电影,也要讲解画面,两种声音要一起传播,又不能对撞。讲解时,既不能说太快,也不能太慢,既不能盖过台词,也不能小到听不见。在心目影院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十本由大伟老师和团队共同整理撰写的“心目影院电影讲述作品集”。心目影院在放映电影 电影题材也大有讲究。快节奏的容易使讲述者混乱,外语片盲人听不懂。最最关键的,是盲人与明眼人的视角,有时南辕北辙。为了不遗露画面的重要信息,讲述者常常会将要放映的电影看上五六遍。前两遍熟悉情节,第三遍理解,最后两遍写文稿。 对于盲童,大量获取信息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大伟老师提到,他在走访盲校、和盲童的接触中发现,他们最需要就是通过视觉讲述来构建和丰富心理视觉。如果不给盲童足够的外部信息灌输与刺激,很多盲童会花一整天的时间坐在原地,前后晃动身体。因为视觉障碍,很多小孩对于自身的状态不自知;因为信息的闭塞,盲童的心和脑处于“休工”状态,因此他们会用简单的身体运动来“补充”内心的百无聊赖,并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试想,一个有着正常心智的小孩子,因为视觉障碍而被剥夺了与这个世界互动、用知识充盈内心的权利,于明眼人之心何忍? 十几年来,红丹丹一直跟踪调研盲童阅读状况,发现现有盲校的基础建设、生活配备等硬件条件方面非常完善,但是图书的借阅却一直处于严重缺失的状况。为此,2010年起,红丹丹志愿服务团队开始学习日本盲人图书馆提供的音频图书制作技术,建立了由红丹丹工作人员和核心志愿者组成的技术小组,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为视障群体提供有声图书的语音图书馆——心目图书馆。心目图书馆 从2011年建馆至今,心目图书馆已累计完成录制有声图书747本,电子图书3500多本,累计受益视障读者48536人次,其中包括全国104所盲校的7293名盲生。2016年末,红丹丹的音频图书网站“心目悦读网”也正式上线,全国盲校的学生和老师,以及更多视障者,都可以利用多款读屏软件顺畅无障碍地浏览下载书目。 透过盲人的眼睛审视自己和世界 在帮助盲人的过程中,明眼人会自觉多出一种体贴:带盲人走路的时候,用胳膊挽着对方的胳膊,走在对方的侧前方,这样会给黑暗中的盲人以安全感;递给盲人东西的时候,一只手托住对方的手,另一只手把东西放到对方手里。 “作为一个明眼人,在讲电影的过程中,你开始从导演的角度分析和拆解这部电影,了解内容的结构、节奏的编排、叙述的穿插,这时这部电影的价值才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实际上讲电影时间久了,你会感叹于明眼人对包括电影在内的很多影像文化作品的浪费。” 盲人是一面镜子。你会逐渐发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施助者”心态去帮助盲人或其他任何残障群体,都是一种自欺欺人。“助”的本质,在于真正去了解和体会对方的痛苦和缺失,从平等的角度出发,即意识到我们都是一个个与世界互动的个体,在帮助对方更多地回归社会的同时,也感恩对方给自己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以及生活本身所赋予自己比对方更多的权利,从而对社会、对所处的世界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大伟老师称为“双向回归”的过程。 因此,助盲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文化和态度。当构成社会的个人、团体、商业、政府机构都从本质上认识到助盲的本质,认识到双向回归的重要性,这个社会才能更加完整,人,才能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 为了心目影院及其他项目,大伟老师和家人花光了所有积蓄。目前,中心和项目的运营费用几乎全部来自于企业、个人、私立部门的参与和募款,另有一些由政府购买,机构运营经常捉襟见肘。大伟老师今年60岁了,心脏搭了三个支架,但对于继续把心目做下去,大伟老师的表情里没有一丝犹豫。心目影院的听众们 他记得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一次电影放映结束时,拉着他嚎啕大哭。“她对我说,她每天就像生活在黑洞里一样,连做梦都没有画面。没有希望、没有热情。”大伟老师的声音打开了她四十多年前的记忆,记起了那些美好的事物和画面:年轻时和爱人去逛的紫竹院公园,岸边的海棠树和挂在树上金灿灿的果实……那一刻,大伟老师觉得,自己全部的坚持,都有了价值。 我想用大伟老师的这句话作结尾 人们看到的英雄,大多是他们在光明中伟大的事迹;但被人们忽视的,是那些黑暗中依然勇敢前行的人。盲人,是最勇敢的人。大伟老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乐天行动派”《在“瞎”了一天以后,我反而看到了更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3LeCQaof7Kwhb6G4BmhTA
-
被人爱着,真好发布时间 : 2019- 11-20
被人爱着,真好 内容概要: 1.有如在黑暗的潮水中穿行,由于看不见,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小恐惧,小心翼翼地踏出了每一步。 2.看电影原来对盲人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但是心目影院的创办人王伟力把它变成了现实。 3.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图像,拿出手机,便可在网路里与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面对面谈天。心目影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魔力记录.心目影院』 曾经参加过一个盲人体验活动,用纱布蒙上双眼一小时,体验一个盲人是如何行动的,以及他们看不到世界的感觉。有如在黑暗的潮水中穿行,由于看不见,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小恐惧,小心翼翼地踏出了每一步。 一开始的几分钟,还觉得这种体验新鲜,充满刺激感。但等到十几分钟的时候,我开始有些按耐不住了。长时间的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也没有一点色彩的信息,只有黑暗相伴。这种感觉,让我感到难受,甚至产生了与世界隔绝的孤独感。 我没办法像往常一样拿出手机刷一刷微博、微信,更没有办法欣赏周围的风景,感受大自然里的一花一木。到了半小时的时候,我开始觉得焦虑,非常难熬,每一秒都是度日如年。后面的时间我忘了自己是怎么熬过去的,只记得一小时结束的那一刻,有一种重获了自由的感觉。 这一次活动,也让我开始注意到了社会上这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群体——视障人士。我的一小时尚且这么难熬,他们又是何以顽强,才能在完全看不见光明和色彩的黑暗中坚持一生的?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图像,拿出手机,便可在网路里与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面对面谈天。图文并茂的文章、精彩有趣的小视频……各式各样带着强烈视觉体验的信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享受着这个便捷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快感,然而这一切,可能是视障人士一辈子都感受不到的。 当我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朋友告诉我,在北京有一家心目影院,就是专门为视障人士开设建立的,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看电影。看电影原来对盲人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但是心目影院的创办人王伟力把它变成了现实。王伟力:人就是阳光 起初,为了让一位盲人朋友听懂电影《终结者》,于是他用生动的语言向朋友讲述电影里的场景。通过王伟力娓娓动人的讲述,盲人朋友听得入了迷,最后将王伟力抱起来在屋里转圈,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原来,在视障人士的心里,是有一块视觉呈现的地方的。就这像我们平常人的想象,不同的是,视障人士对此更加敏感,只要听到生动形象的讲述,在他们的心里是可以很快呈现出一幅精彩的视觉景象的。 心目影院意义的来源就在于此,通过语言描述和电影音效的结合,让看不见银幕的视障人士能够了解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弥补他们视觉信息的缺失,让他们能够像一个健全人一样欣赏和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心目影院到现在已经创办了十年有余,为视障人士讲述了数百次的电影。除了王伟力,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王小丫也会到心目影院为残障人士讲述电影。 电影的世界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人生博物馆,里面讲述人生的悲欢离合,也讲述对生命的思考。看电影,不仅丰富了人的内心,也治愈了生活里的疲惫不安。 让电影的力量传播到残障人士的心里,是王伟力创办心目影院的初衷。除了北京的心目影院,王伟力最大的梦想是在全国各地都能够有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心目影院。 “只需要一间小小的屋子、一套播放设备,就能让更多盲人朋友体会到电影带来的心灵震撼。” *本文转载自十点视频《被人爱着,真好》 原文链接:https://www.wenlc.com/weixin/20171130A0T08O00.html
Copyright© 2020 hongdandan.org 京ICP备18060863号-3 公益电话:010-51663030